预混人胰岛素转换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病例分享

2021-11-05 04:13
来源:   作者:周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(病例作者)裴丽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( 点评专家)

一、病历资料

患者男性,84岁,退休。因“口渴多饮多尿消瘦34年,间断双下肢水肿17年,头晕2个月”入院。患者3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、多饮、多尿、消瘦等症状,就诊于“深圳某医院”,查静脉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升高(具体数值患者记忆不清),诊断为“2型糖尿病”,多年来曾应用“消渴丸”、“二甲双胍”、“拜唐苹”等口服降糖药物,自诉起初可控制血糖,后血糖控制不佳; 17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,于我院行肾彩超、肾功能等检查提示:左肾萎缩、肾功能不全,故改为胰岛素治疗,曾应用“优泌林70/30”、“诺和灵®50R”治疗,根据病情不断调整,目前应用诺和灵®30R早31u,晚20u餐前30min皮下注射,近日自测指尖空腹血糖7-9mmol/L,餐后血糖10-12mmol/L;2个月来患者频繁出现头晕,伴乏力,无神志不清,无恶心呕吐,无心慌大汗等症状,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科。患者现食欲欠佳,睡眠尚可,二便基本正常。

既往史:高血压病史20余年,最高200/80mmHg,现服用非洛地平早5mg下午2.5mg口服降压,血压波动在140-160/70-80mmHg左右;17年前发现左肾萎缩,肾功能不全,现服用开同、海昆肾喜、百令胶囊治疗;否认冠心病史;否认肝炎、结核病病史;否认输血外伤史。

个人史: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,因工作关系有化学药品接触史。

家族史:妹妹患糖尿病,父亲患高血压,否认其余家族遗传病史。

查体:身高 1.70m,体重 60kg,BMI 20.76kg/㎡,血压158/75mmHg,神清语明,眼睑无浮肿,结膜无苍白,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,双肺呼吸音清,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,心界不大,心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,腹软,无压痛,肝脾肋下未触及,双下肢轻度水肿,病理性反射未引出。

辅助检查:空腹血糖 5.27mmol/L,空腹C肽 1.06ng/mL,糖化血红蛋白 7.4%;尿常规示尿蛋白(+),尿微量白蛋白/尿肌酐>300mg/g;血肌酐 239.5μmol/L,eGFR 20.58mL/(min·1.73㎡);血脂检测示总胆固醇 3.84mmol/L,甘油三酯 0.61mmol/L,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.30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.11mmol/L;心电图示窦性心律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;眼底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、黄斑病变;肌电图:周围神经病变,感觉及运动神经均受累;泌尿系超声示:左肾大小约7.8x4.4x3.9cm,皮髓质界限欠清晰,右肾大小约9.5x5.1x5.0cm,皮髓质界限尚清晰,集合系统未见分离;颈动脉超声示: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(多发);下肢动脉超声:双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。入院时测午餐前指尖血糖 4.2mmol/L,无低血糖症状。

诊断:2型糖尿病,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(CKD 4期)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,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,高血压3级 极高危,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,下肢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。

二、诊治经过

患者入院后对其整体病情进行评估,设定综合管理包括血糖控制的目标,根据目标选择治疗方案。该患者高龄,糖尿病病程长,合并慢性肾脏病(CKD 4期)、视网膜病变、高血压,ASCVD高危风险,对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耐受性低,根据《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》[1]评估患者健康等级为中等(Group 2),设定血糖控制目标为:空腹及餐前血糖 5.6-8.3mmol/L,睡前血糖 8.3-10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 7.5-8.0%。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,因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病(CKD 4期),宜采用胰岛素治疗,口服药物需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口服降糖药物[2]。患者入院当日早餐前已应用诺和灵®30R,测得午餐前血糖4.2mmol/L,午餐后2h血糖 6.1mmol/L,结合患者近期头晕等症状,不除外平时有未监测到的无症状低血糖情况,应减少胰岛素用量;患者高龄、近期食欲欠佳、不除外低血糖,胰岛素种类的选择上考虑应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,这样既不对原有降糖方案进行大幅度调整,又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。因此,我们予患者选择诺和锐®30日二次皮下注射,起始剂量设定为早20u、晚14u餐前皮下注射,后根据患者血糖情况,联用利格列汀 5mg/d口服。予非洛地平降压,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稳定斑块,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,木丹颗粒、硫辛酸营养神经,海昆肾喜降肌酐,百令胶囊防止肾脏纤维化。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结果见表1。

三、案例点评

近些年来,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,根据2015至2017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.2%,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90%以上[3]。所以,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、并发症防治及预后改善,对于医疗工作者是很大的挑战。近十几年来,降糖药物的研发势如破竹,我们有了更多更有力的“武器”去对抗糖尿病,但同时我们也容易走入“喜新厌旧”的误区,一味的为患者选择新药治疗,或者面临太多的选择时,莫衷一是。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,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、诊断、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,中华医学会发布了许多指南、共识、专家指导意见等,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,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。研读这些指南、共识,我们会发现,对于2型糖尿病的管理,虽然各指南等在细节上略有出入,但万变不离其宗:个体化原则——控制目标个体化,治疗方案个体化。本病例胰岛素优化方案的选择和临床效果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。

本案例中,在方案调整前,医生预先根据指南、共识等推荐,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降糖目标,然后根据目标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,这是一种“Treat-to-Target”治疗理念,有了清晰的目标设定,在干预过程中及时、动态的调整治疗方案,使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。

该患者老年,糖尿病病程长,已出现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伴发病,肾功能不全的存在使患者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,需要以胰岛素治疗为主;该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低,可能已存在不被感知/未确证的低血糖事件,且近期食欲减退,注射胰岛素后等待30min进餐往往导致患者丧失对进食的期待、减少进食量,所以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势在必行。诺和灵®30R是预混人胰岛素,其中的短效胰岛素组分起效时间0.5~1h,作用时间可持续6~8h,在用药的灵活性及低血糖风险方面存在不利因素。如调整降糖方案,可能的选择包括:基础胰岛素+口服降糖药物;基础胰岛素+餐时胰岛素多次注射;基础胰岛素+GLP1受体激动剂;预混胰岛素类似物。方案中,口服降糖药物,包括新型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受到肾功能限制,预计难以达到计划血糖控制目标;方案,每日>2次胰岛素注射,增加注射次数,违背患者医院,可能导致依从性下降从而达不到预计降糖效果;方案,患者近期食欲欠佳,GLP‑1 受体激动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,且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,有诱发或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、肌少症以及衰弱的可能[1];方案,应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,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,不增加注射次数,减少低血糖风险,不增加经济负担,在此基础上,联用不经过肾脏排泄的利格列汀,可以使餐后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,且减小血糖波动。诺和锐®30是该病例合理的胰岛素优化方案,注射后可立即进食,避免因等待过长导致食欲下降进食减少;门冬胰岛素组分起效迅速,作用持续时间约3~5h,减少餐前低血糖风险;由既往研究可知,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相比,诺和锐®30可以使HbA1c较基线下降幅度更大,HbA1c达标了更改,且发生低血糖风险更低[4]

纸上来得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;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依托指南、共识,但不照本宣科,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,回归临床,量体裁衣,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是我们每一位医学工作者的追求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

 

参考文献:

[1].国家老年医学中心,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,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.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(2021年版).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,40(1):1-33.

[2].中国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.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(2019年更新版).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,35(6):447-454.

[3].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.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,13(4):315-409.

[4].张雪莲 崔玲, 罗斌, 等. 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.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8,26(9):723-732.

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-1RA注射液助力糖尿病患者安全达标,轻松掌控    官方:给编制、同工同酬...11月30日前落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