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人才留不住 基层医疗如何“全科”?

2018-08-03 10:20
来源:南方都市报   作者:吴江

日前,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《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送出多项“大礼包”。

高薪招聘,基层医疗对于全科医生长期存在的缺口,看来有望弥合。不难设想,假如基层医疗留不住人,基层人口与医生的比例不合理,基层医疗其实不可能对民众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,能够做到过场化的体检,就已经相当不错。而除了基层医疗人才的数量,基层医疗人才的质量也同样关键,假如基层医疗人才并不能对一些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,或是不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,其实并不能胜任社区医疗服务的职能,甚至难免因为水平差,而难获民众的认同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真正合格的基层医生,要求其实并不低,相比专家,全科型的基层医生同样是稀缺人才。但尴尬的是,一旦成为全科人才,基层同样难以留得住。

事实上,在国外,“全科医生”其实就是“家庭医生”,这类医生有着丰富的医疗知识与诊疗经验,同样也有着不错的收入。而要培养出一个“全科医生”,往往要花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长的时间,尽管全科医生在专科上未必要有专长,但要想对门类诸多的医学专科都有所涉猎,并具备相应的诊断能力,同样绝非易事。为了达到全科医生的水平,往往需要在很多科室做长期的轮训。既然做出了诸多的付出,当然需要有回报,“全科医生”以社区为基础,以家庭为对象,提供持续性、综合性、个体化的服务,既然服务对象更多是高端人群,其收入自然也相当不菲。付出与回报的对等,才能确保“全科医生”的来源和去向可以良性协调起来。

而反观现状,乍一看来是基层“全科医生”存在缺口,但殊不知,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非没有培养“全科医生”的能力,恰恰相反,基层医疗的边缘化,以及家庭医疗服务的基本缺失,其实才是“全科医生”缺乏用武之地的大背景,不难设想,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“全科医生”,假如只能在不受重视的基层呆着,不仅地位不高,收入也可怜的话,“全科医生”自然多不了,即便培养出来了,人家也未必愿意去投身没啥前途的基层医疗机构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假如仅仅是培养和吸引“全科医生”,其实未必能如愿以偿地补充基层医疗的实力。真正意义上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,其实更需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医疗服务重心下沉上加大力度。只有真正给予基层医疗足够的重视与投入,加大基层医疗投入的比重,让公众体会到“全科医生”的价值与好处,让“全科医生”们也有了职业成就感和体面的收入,进入了良性循环,“全科医生”这个“健康守门人”才能真正到位,基层医疗服务也才不会再受缺乏人才的掣肘。


住手!别再拿几毛钱药费道德绑架医生群体了    医院院长坠楼自杀,涉事黑团伙和“保护伞”都被查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