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医生

张弛

2015-10-27
来源:四川省   作者:成都中医药大学

个人简介:
1998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,并留校从事临床、科研、教学工作,医学硕士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四川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。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、成都市中医药学会会员,《中国全科医学》杂志审稿专家。负责国家级、部(省)级等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,主编、参编全国医学本科生教材、专著10部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
参选“好医生、好护士”的主要事迹:
一、长期坚持周末和节假日上门诊,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。从医近20年来,始终坚持“医者仁心”,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、社会地位是高是低,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。自己能急患者之所急、忧患者之所忧、想患者之所想,对待每一位病人,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、详详细细解说、兢兢业业施治。在工作中,时刻为病人着想,从检查到治疗,为患者精打细算,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,还会及时相关科室沟通联系,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,明确诊断,给予及时治疗。长期坚持周末和节假日上门诊,近20年来从未间断,若遇患者到家里求治,也是热情诊治,从无怨言。
二、注重临床与理论相结合,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服务水平。作为一名医生,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、业务水平,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更好地为患者服务。工作中我坚持苦练基本功,扎实掌握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、基本操作、基本技能,坚持每天研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,及时学习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疗法,了解掌握新动态,不断积累新经验。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,紧盯临床实际需求,积极开展科学研究,负责国家级、部(省)级等各级科研课题28项,主编、参编全国医学本科生教材、专著10部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指导研究生和免费带教培养基层医生10余名。
三、工作严谨,责任心强。从医多年来,自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、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严谨的工作态度,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。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,不抱怨,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,严格要求自己,加强医患沟通,提高服务质量,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。此外,自己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,在给病人看病时,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,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、一个鼓励的眼神、一句温暖的问候语、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。从自己做起,从点滴做起,视病人如亲人,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、支持与尊重,值得庆幸的是近20年来从没发生医疗纠纷。
四、无私奉献,提升自我。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义诊活动,数年来参加各类义诊活动100余场次,足迹遍布四川省10余个地市的偏远农村地区。在大灾大疫降临时,义无反顾,积极投身到大灾大疫后的疫情防治工作中,参与了2003年“非典”的防治工作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平武县的救援工作,在平武县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中,会同相关救援单位和当地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。坚持每天走村串户,为灾区群众送医送药上门服务,受到灾区群众的好评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疫情方面的作用,开出“中国第一大锅汤”供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服用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无一例疫情发生。我自己还在救援过程中因车祸至左膝关节严重粉碎性骨折住院398天,但我仍无怨无悔,被评为“抗震救灾先进个人”和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五、在工作中自己踏实认真,待人真诚,勤劳朴实,团结同志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无论上班还是休息,病人利益第一,随叫随到,合理用药,合理治疗,不以权谋私,不开搭车药,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,更加爱岗敬业,努力工作,不断学习,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,为患者服好务。



田清和    王彦

主办单位: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
承办单位:华医网
支持媒体: 光明日报 中国青年报 健康报 医师报 生命时报 医学科学报       新京报京华时报光明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新浪健康搜狐健康      网易健康39健康网